摘要:电视民生新闻从社会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播报方式,报道与民众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镜头对准社会、街道、家庭、邻里之间,力求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发现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情感世界的变化,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惠民利民、改革措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了民生新闻的核心凝聚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一个民生问题不断被重视改善的过程。从邓小平同志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到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的民生问题向前跨出了几大步,有了历史性的质的转变。


  《街头巷尾》作为昆明本地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民生新闻的重任。坚持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满足民众的知情欲望,以民众诉求为基本出发点,它是时政新闻的一种延伸,是以本土化、家常化、口语化为载体的新闻样式。     

 一、《街头巷尾》突出昆明电视本土化原则

1、一次偶然造就了《街头巷尾》

  《街头巷尾》是昆明电视台建台初期的名牌栏目,是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电视界最早关注民生、反映民情、开展舆论监督的电视栏目之一,当时在昆明地区影响很大,收视率极高。

  1986年9月的一天,昆明电视台的记者在城市的高楼上拍摄城市建筑,突然看到马路上人群奔跑,居高临下,用长镜头记录下这一起群众自发抓小偷的过程,后来编成一条新闻播出,由于画面生动真实,反映的是群众身边发生的事,受到观众赞赏①。1986年9月27日正式播出昆明电视台创办了反映发生在昆明市大街小巷、与老百姓生活有关问题的栏目《街头巷尾》。

2、《街头巷尾》以关注本土化为切入点

  《街头巷尾》栏目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民情民意,沟通政府,联系群众的作用。褒扬新人新事新风尚,揭露抨击社会生活中不合理、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如对恶劣的服务态度,市场交易的欺诈行为,迷信职业者的骗人行径,予以正义的谴责批评,面对当时群众生活中的行路难、饮水难、取款难、上厕所难、噪音扰民等具体问题,不仅反映问题,而且追踪到责任部门,采访责任人,力求解决问题,促进矛盾转化。这是最早的新闻舆论监督。

  《街头巷尾》当时的表现形式并不固定,既有图像配解说式的专题样式,也有主持人现场解说的样式,还有照片配解说的样式。无论形式如何,它的记实方式和内容都是反映街头巷尾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3、《街头巷尾》中本土化的典型报道

  早期的《街头巷尾》栏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是《一棵大树的风波》。1986年11月以纪实手法制作了一户居民的房屋顶被一棵大风刮倒的大树砸了一个大洞,屋漏雨水居民苦不堪言,几经反映相关单位相互推诿,久拖未决。《街头巷尾》记者采访了住户,奔走于有关部门之间,最终促成相关单位搭成协议,第三天就搬走了压在屋顶上的大树,修复了砸坏的屋顶。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的称赞:“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街头巷尾》这档民生新闻栏目,早于后来的《南京零距离》十三年。为民众诉求自己的意愿,最先打开了一扇窗口,昆明市民称赞《街头巷尾》“是群众的知心人”。

 二、《街头巷尾》再次开播,步入昆明电视民生新闻新时代

  传播学者施拉姆指出: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②。《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推出,促使各地民生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初生。2005年6月昆明电视台重新开播《街头巷尾》,秉承一以贯之的宗旨“报道为民生,为民生服务”。《街头巷尾》借鉴民生新闻报道中的现代新闻元素,将镜头对准昆明的民生民情,重在讲述民众自己的故事,将昆明人的民本思想推向昆明民生新闻的新起点。

1、《街头巷尾》满足了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

  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新版《街头巷尾》新意层出不穷,民众生活的多样化,各项改革制度的步步推进,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人际关系、角色定位,社会分工等传统的定义已被新型的社会关系所替代。不仅是社会人转变为自然人的角色转换,更主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感,以及情感宣泄的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摆在民众的眼前,民生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家长里短的小事,而是民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环保等个人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生计问题,民众内心情感需要一个诉求的渠道。电视民生新闻是表达这种诉求的最好载体,能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也把民生新闻推入了主流传播的范畴,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

2、《街头巷尾》以民本为价值取向

  媒体的价值取向与媒体自身的主张相关。《街头巷尾》自开播以来,在本地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根本,就在于它所倡导的与目标观众群有着一致的新闻价值观,观众对媒体产生一定的信任度和依赖感。为了充分体现平民立场,新版的《街头巷尾》更有效地行使了舆论监督,把过去新闻是舆论监督的“跑腿员”变成监督员。舆论监督的报道从方式方法上,与较最早的《街头巷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近年来昆明“城中村”的改造,从民生新闻的角度,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对“城中村”存在的安全隐患、脏乱差、疫情防治、治安,以及村民曾一度疯狂加高加层等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报道,形成节目链。在节目中合理运用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使类似的新闻节目更具有公信力,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百姓说话。为切实解决好“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做好了舆论宣传工作。

3、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树立新闻品牌

  新版《街头巷尾》重新开播后,同城媒体民生节目已占领半壁江山,要在这种已先声夺人的民生新闻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街头巷尾》的优势就得更加显现出来,为了让人们对20年前《街头巷尾》的回忆与怀念,又吸引人们对重新打造的《街头巷尾》的期待。栏目前期宣传定位于怀旧和回归。这档时长50分钟的民生新闻节目,让观众有新意觉得有看点。以片头音乐的制作为突破口,“城门城门几丈高,……街头巷尾天天看”的老昆明童谣,用本土化的语言,演绎现代童谣,合理的节目板块设计“大信息量、快节奏、本色新闻表达、板块化设计的”的节目样式和新颖的表现手法,扩大了电视收视群体的范围③。先后推出了《直击现场》、《记者帮你忙》、《市民有话说》、《街头巷尾到你家》等常态节目,让《街头巷尾》老品牌新内容深得人心。

  经过近三年的民生新闻实践,《街头巷尾》又将播出板块调整为《新闻眼》、《直击现场》、《观众抽奖》等固定板块,更好地表现出亲民性。

 三、拓展昆明电视的民生新闻视觉

1、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糅和                                                                                                         

  公共新闻是由“宣传性”转变为“公共性”,新闻记者不仅仅局限于报道新闻,更应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不仅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哪些问题,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④。公共新闻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增强了公民意识,是“为服务民众,为政府分忧”的一剂良方。电视民生新闻就是要使这两者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做到小中见大,由浅及深、见微知著,通过对重大题材的关照,提升民生新闻的质量,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生。如对昆明城市水环境治理,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关乎每个昆明人的大事,特别是昆明为改善入滇河道的水体质量和沿岸环境,推行领导干部“河长制”后,滇池的水环境治理明显改善。《街头巷尾》从民生新闻的角度进行报道,让观众切身感觉到滇池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2、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客观报道。

  新闻异化、庸俗化、同质化是电视民生新闻最大的禁区。《街头巷尾》在同城媒体中,能“以质取胜”的法宝就是加强民生新闻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立场和社会性责任感,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理念、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积极展示社会美好光明的一面,传承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大力弘扬人文情怀,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

3、求新,增强民生新闻的贴近性

  要体现民生新闻的互动,就是要让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欲望。《街头巷尾》推出的 “回望老昆明”、“回望昆明老城”,是观众参与面最广的两次大策划,老昆明的历史、风土人情、地域风貌,勾起人们对当年的回忆,是最具怀旧情怀的市民大聚会。参与的一件事、一段情、一幢房、一张老照片等等,这些素材本身具有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勾起观众的怀旧之情。特别是2008年“十一”黄金周推出的“寻找昆明的老房子”,讲述昆明的名人故居、老宅老院的过去、现在,加上专家学者、当事人的采访,增强了节目知识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将故事的来龙去讲清楚,编辑就采用了新闻连载的形式,片中设置悬念,使观众形成一种强烈的收视期待。再加上观众的互动竞猜,收视氛围浓厚,增强了贴近性,培育了地域的收视心理文化。

  从《街头巷尾》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中,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发展始终以民众的平视角度,满足百姓的知情欲出发点,不断向民生关注的社会重大题材方向创新,使之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符合新闻价值规律。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投诉举报电话:0871-64141426 投诉邮箱:ynjx2013@163.com 

版权所有: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云南记协) 云南省新闻学会
电话:0871-4168212  传真:0871-4141426  滇ICP备:05004575号 公安备案:53010203602020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Fre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