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举国上下正在兴起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而宣传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竭力为新农村建设鸣锣开道、鼓劲呐喊,已成为全国各个媒体的热点、焦点,成为全国媒体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和任务。综观全国各家媒体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甚至还存在认识偏差、报道偏颇的问题。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和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便成为了新闻工作者应该深思、认真总结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笔者以为,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首先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其次要走出几个报道的误区,第三要在创新和深度上做文章。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全面深入展开报道。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二十字”方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我们必须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吃透内涵。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主要是指生产力的提升、农业科技进步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等,是农村整个经济活动的总称。只有真正理解了生产发展的涵义、目的及其重要性,我们的报道才能做到有血有肉,思路开阔,鲜活生动,才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破解生产发展这道难题,媒体的报道也应该围绕如何破解难题,以及破解的具体举措、过程、成效这个中心去展开。

  生产发展了,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才能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那么,如何拓宽增收渠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媒体关注的重点。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这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也是媒体需要长期报道的焦点。生活宽裕表现在农民的收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上升,城乡差别缩小等各个方面,我们的报道也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和开采。在报道某村农民生活宽裕时,有不少记者都只从几个数字上去采写,仅仅停留在表面或表层,而没有更深地去采掘。比如,年人均收入多少,粮食产量多少,有多少农用车、拖拉机,有多少家用电器等等。数字固然重要,但不是几组数字就能说明问题,而且这种报道呆板、单调,没有鲜活的内容、过程和细节。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立足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转变。

  因此,笔者认为,关于乡风文明的报道,不能只停留在建文化室、篮球场、文艺队和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层面上,而要从加强现代文明意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转变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上去挖掘、去采写。

  实现村容整洁,就是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通过稳步扎实的村庄整治,创造适于人居的环境,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自然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值得新闻同行思考的是,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各地区各民族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键是要有一个长期而科学的规划。因而,媒体的报道就不能见子打子,别听风就是雨,修几条路、建几间房并非等同于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

  在新农村报道中,涉及管理民主内容的相对少,这是认识不到位所造成的。其实,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实现农村的管理民主,依法保障广大农民享有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妥善解决农村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政治保障。

  前面我们提到,“二十字”方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是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就应该登高而望远,立足实际,顺乎民意,深入采访,全面把握;要防止主观片面,盲目落笔。只有对“二十字”方针和“三农”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我们的报道才会像剥水果一样,见皮见仁又见核,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走出新农村报道的几个误区。

  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对媒体来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一些对新农村的报道却存在着以偏概全、脱离实际、聚焦放大、评价过高等错误认识。笔者以为,要提升新农村报道水平,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1、以偏概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容村貌整治。当前,有些对新农村的报道就犯了以偏概全、简单片面的认识错误。如某报纸的一篇报道是这样写的:“某村小组,结合实际,发动群众,共投资21万余元,先后建成寨门2个、水泥路900多米、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一个新农村呈现在我们面前。”简单地通过建几间新屋、铺几条新路就算新农村吗?答案是否。新农村建设涵盖着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等诸多内容,不能这么片面地理解。

  2、评价过高。笔者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某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已经成为该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将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则报道把正在做的事情夸大为已经实现的目标,“已经成为该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这样的提法不妥,夸大事实,评价过高。如果建设新农村这么简单,我国的现代化早就实现了。

  3、片面狭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而有些报道只盯着住房、道路,忽视了对生产的关心、对民声民情的关注。换句话说,有些报道关注最多的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对于“生产发展、管理民主”则很少涉及,甚至不报。“20字方针”是统一体,不能擅自割裂,更不能断章取义。报道一定要高屋建瓴,全面客观。

  4、报富不报穷。同样都是新农村建设,但我们的记者却更多地去报道条件相对较好的“富村”;如果是“穷村”,媒体记者去采访的次数就少,甚至不去。笔者认为,媒体的报道既要关注建设进度快、发展较好的新农村,把它们的新经验、新措施向社会推广介绍,同时也要把目光投向发展慢的“穷村”,要多刊播一些为什么穷、怎样才能致富的稿子,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富裕。

  5、只报数字不报过程。有些报道只报收入增加了多少、道路修了几条等数字,而具体过程却交待很少,甚至不报。这样的报道,一是不能说明问题;二是不深入,受众不愿意看不愿意听。没有过程、举措的报道,缺乏深度,没有借鉴作用,不令人信服。要把宣传重点放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上,通过新闻舆论引导各地关注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6、对消费观念的误导。有不少的报道,关注最多的是富裕起来的农村如何变成了“别墅村”、“小车村”、“手机村”,而盲目攀比、如何引导消费的话题则只字不提。据笔者了解,有些农民,为了“面子”和“赶时髦”,把家里仅有的存款都用来建别墅买小车,有的甚至还贷款、欠债。比如,某村的一个农民,因为种植茶叶、橡胶有了钱,就盲目攀比买了一辆轿车,结果没过两年,茶叶、橡胶跌价了,没钱赚了,连买油钱都成问题,只好低价把车卖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样的消费观念是不是值得提倡,媒体的记者应该作深入思考。

  7、报喜不报忧。有些农村,虽然盖了楼房、买了小车,但村里却赌博成风,学生不愿上学,年轻人在街上闲逛酗酒。而媒体的记者只看到了楼房和小车,对其他不良现象却视而不见,有的还把这样的村子吹得天花乱坠。新农村的建设,既要重视物质基础的发展,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报喜不报忧”这样的报道,不应该在媒体中出现,轻者误导,重者贻害无穷。

  总之,作为从事农村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农村建设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必须坚持“三贴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报道误区,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新农村报道要在创新和深度上做文章。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提出了“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五个创新,这是中央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上,我们应该在创新和深度上做文章,进一步提升报道水平。

1、创新形式和方法,走出模式化的报道。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新闻记者,就更应该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服务新农村建设。当前,对新农村的报道最常见的是一般的动态报道,写法简单,形式单一,无形中成了一种模式化的报道。

  新农村正在建设中,因而动态报道多无可非议,但如何创新形式和方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负责农村报道的记者常常抱怨:没有什么可写的,写来写去还是那么几句话,还是那些事。笔者不以为然。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新闻报道也可千变万化,推陈出新。关键是如何抓住特点和亮点,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对比分析。比如,虽然同是一个乡镇,但因基础的不同,条件的差异,民族心理和审美的差别,所采取的举措和方式方法一定会差别,所建设的标准和样式也不一样,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慧眼识金,是否有“独到发现”,是否能另辟蹊径。

  新农村的建设仍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之中,媒体的报道也应该多关注探索、实践的过程,多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多报道各地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具体措施,多刊发对农村、农民有帮助的致富信息,多报道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方法,多刊发如何摆脱贫困、怎样才能致富等分析性稿件。

  新闻记者只要能沉下去,与农民心心相印,多思考多比较,多报点少报面,多报道探索的过程,少作总结式经验式的报道,就能写出立意新、角度新、形式新的作品。

2、在深度上下功夫,提升报道质量。

  要提升新农村报道的水平,除了创新形式方法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深度报道。前面我们提到,新农村的建设仍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之中,因而运用解释、分析、跟踪等方法,从历史溯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度报道,一定能写出精彩而生动的新闻作品。

  比如,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采写的系列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一组立意高、生动厚实的对农报道。该组系列报道讲述了从自家“小承包”到连片“大承包”,从分田分地到全村土地整合共同开发,从自产自销创市场到建立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三个不同的故事,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介绍了新农村的探索实践过程以及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效果。该报道对引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是一组难得的好作品。

  要写好新农村的深度报道,不但要了解农村、了解政策,还要学会运用解释、分析的方法,具有高度聚合、归纳的能力。许多发展快的新农村,媒体关注度高,报道的次数也很多,似乎没什么可写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对比、分析,归纳、聚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村寨进行对比式地分析报道,就会写出与众不同的出彩的文章。

  另外,新闻记者一定要清楚农民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难破解的是什么,只有从农民的心底、从发展的形势、从政策的高度去挖掘,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深度报道。

3、围绕“新”字落笔。

  新农村的建设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而新闻报道也贵在一个“新”字。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事物,各种新发展、新方法、新探索、新观念、新风尚、新文化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只要我们的报道抓住了这个“新”字,一定会涌现更多更好的新农村建设的报道。

  一是关注新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只要我们的目光始终盯住农村采取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果、新经验,新闻报道就会常报常新。

  二是重视新探索。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新闻报道既要重成效,更要注重发展的过程。不间断的创新和探索过程,就是新闻报道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开采不完的新闻富矿。

  三是倡导新观念。国家盼昌盛,农民盼富裕,观念是先导。农村要发展,必须破除落后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关注农民的观念变化,引导农村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既是报道的新视点,也是媒体的职责。

  四是引领新风尚。农民有了钱,房子也漂亮了,如果陋习不除,垃圾满地,人畜混居,风气不好,这仍然不能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引领新风尚也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和报道的焦点。

  五是报道新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素质高、观念新、敢于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加大对培育新型农民的报道力度,是媒体职责所在。

  六是倡导新文化,引领新生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等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报道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倡导科学、文明的新文化,克服愚昧、落后的旧文化,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新生活,首先体现在物质层面,那就是让农民富起来;其次体现在精神层面,那就是生活丰富多彩。这两个层面,都是媒体应当关注的重点。

  总之,对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就是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基础、环境等各方面的新变化,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地进行报道。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只有在新闻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会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投诉举报电话:0871-64141426 投诉邮箱:ynjx2013@163.com 

版权所有: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云南记协) 云南省新闻学会
电话:0871-4168212  传真:0871-4141426  滇ICP备:05004575号 公安备案:53010203602020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Fre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