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闭幕式烟火的消失,北京奥运会已经悄然由一个期盼变为了历史。因为奥运,北京点燃了全世界媒体的热情,尤其对于国内媒体而言,近在咫尺的奥运是对媒介报道水平的一次机遇兼挑战。于是,许多地方性纸媒在面对采访人数受限、异地采访的困难重重以及面对来自电视、网络及新媒体的竞争压力中,凭借有效的报道策略及执行力,夹缝生花,创造了很多精彩成果。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云南省最有代表性的《春城晚报》的《龙腾奥运》特刊为对象,利用观察法、文献法通过分析和对比对其奥运报道的策略和特点进行探析,从而从报道内容、报道资源以及版面处理三个方面得到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理论成果,可为今后地方性纸媒的奥运报道甚至其他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进行完善,且从中探寻出一套适用于奥运报道及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策略模式。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地方性纸媒 报道策略 报道内容 报道资源 版面处理

  地方媒体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不是对中央媒体的拾遗补缺,不是可有可无的介入,更不是没有办法、硬着头皮的消极应战,而是一种地方媒体立场的表达,编辑思想的传达,也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因而,北京奥运的新闻战对于地方性媒体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春城晚报》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时启动了奥运报道计划。从报道内容、报道资源以及版面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筹划,报道内容注重新闻落地性的同时突出整体策划,对报道节奏的把握体现了新闻议程设置的作用;报道资源则实现了多元化、多方位的整合,利用各传播媒介不同的时空倾向性对奥运报道进行完善;版面处理则着重在标题制作及图片编辑两方面进行了创新,凸显了报道信息的整体感。

 一 报道内容方面

第一、 新闻“落地” 凸显本地元素

  由于包括北京及6个分赛场在内的奥运比赛地点,均距离云南较远,因此,如何拉近本地受众与奥运的距离,为读者建立全面、生动、强可读性的立体式报道体系就成为时空障碍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受众需求是新闻报道的航标,对体育新闻也同样如此。西方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报道十分强调赛事的客观过程,而中国受众则更多关注的是通过体育赛事和体育事实反映出来的人的精神和人的命运。因此,通过对中国运动员的聚焦来反映民族精神已是全国媒体共同的使命,尤其在以往的各届奥运会中,中国军团身在异乡更多以一个整体形象得以展现,而并没有太多局部的本土特色诠释,除运动员外的其他特色形象也多以国家形象呈现,而并非某省或某地区的专门凸显。

  2008年奥运会则为中国媒体提供了更加广阔和多元的报道空间和可能性,国家大媒体在强调国家整体形象的同时,地方性媒体则关注本土运动员和本土特色,云南籍或者云南运动队运动员的赛况,以及他们身后的故事对于云南本土的受众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所引起的亲近感与关注程度就会很高,与此相关的报道也会引起本地读者高度注意。同时,包括云南的志愿者、裁判、教练甚至云南的奥运主题产品等,一切有关云南本土的元素参与北京奥运的动态都是云南受众关注的焦点,这就注定了对云南元素的挖掘是当地媒体奥运报道的一个基本方向。

  因此在奥运报道中,云南各个媒体都抓住了这一主题方向,对于“落地”新闻的追逐更加重视。以《龙腾奥运》特刊为例,在这一方面充分做到了细致和全面相结合,对云南元素的挖掘和呈现贯穿始终。从开幕式上舞动鸟巢的云南花腰彝歌舞到云南编导执导的闭幕式首章节;从百名奥运云南赛会志愿者到礼仪小姐;从统领大军的滇籍教练到执法奥运赛场的滇籍裁判;甚至包括昆明搜爆犬到奥运赛场之外的祥云普洱茶小屋;自特刊发刊到结束,大至云南军团“沙家军”的备战和比赛,小至每天5吨空运至北京的云南蔬菜,全面且连续性的本土报道从未间断,这让云南人更细腻地了解到家乡人在奥运会的表现,旨在拉近京滇两地的距离,让读者消弭了地域原因产生的陌生感与疏远感。

第二、加强奥运赛事之外的报道

  报道体育比赛是奥运报道的核心任务,但如果报道仅仅局限于赛事,那么这样的特刊内容就会显得极其单薄,实际上,“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既是奥运会的承办目的,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报道的中心品质,对三大理念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是报道好北京奥运会的保障。因此,在独立挖掘的方面,前方记者不仅能通过及时准确的赛场新闻来体现奥运精神,还可通过对赛场外的关注来体现奥运的三大理念和一个栩栩如生的奥运北京。如《龙腾奥运》特刊在赛程过半时对“星光秀水街”的报道,不仅在紧张的赛事报道中给读者以一个轻松的喘息时刻,更用东方文化和奥运明星们的碰撞让读者产生了一种自豪和向往,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此外,无论是赛场上交换奥运徽章的风景还是奥运尾声里运动员们对“中国印”的不舍,都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赛场外的奥运、奥运中的中国,从而呈现出立体的北京印象。

第三、坚持报道的策划性

  在我国,平面媒体对重大赛事进行报道主要运用的手段是开办赛事专刊。可以说赛事专刊已经成为了平面媒体,特别是报纸的重要新闻品种。而赛事专刊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是策划,赛事新闻策划尤其要注意系统性和连续性。只有做到有深度、有连续性、可读性强的策划和专题,纸媒的优势才能得以展示。

  在《龙腾奥运》特刊中,许多专题策划都有效地整合了奥运信息,从而以一个信息供应商的姿态将“奥运”归类、加工后系统地输送给受众,利于受众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的筛选。例如在介绍开幕式的一期中,特刊以“天使降临”为题整版介绍了出现在开幕式上的几个孩子们,于是林妙可、林浩、李木子等进入了读者视线。又如在赛事如火如荼之际,特刊推出“兄弟连上阵”的策划,细数了在各个奥运战场上引人注目的双胞胎、亲兄妹等,为读者呈现了奥运大家庭中的一个个小家庭。

  此外,纵览整个特刊,有两个连续性很强的专题值得一提。一个是云南本土队员“沙家军”征战奥运,另一个就是刘翔退赛的前前后后。“沙家军”作为滇军涉奥的重要性事件与云南本土人民关注的焦点,从发刊之初观战宝典中的重要看点到比赛之前对运动员家属的专题采访,从比赛当天的现场实况到专版评论,到专刊最后大盘点中关于云南竞技体育的思考,对沙家军的报道一直都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在版面上也做足文章,多为整版和通栏,采写内容温情而细致,报道角度和切入点全面且独特,因此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刘翔作为“国宝”,一举一动都备受国民关注,其肩负着众多国人的期盼,因此成为本届奥运会的一个焦点,从而具有了重要的新闻价值。因此,刘翔退赛当天,特刊以拉通版的形式呈现了“翔别·惊天下”的专题,内容为刘翔退赛的整个过程回顾及各界对该事件的第一反应。随后,评论专版、“罗伯斯夺冠”、“翔离鸟巢,赞助商有点慌”、“刘翔落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等专题都大篇幅连续地关注着已经远离赛场的刘翔。使得整个关于刘翔的报道显得充实。

第四、增强报道的服务性

  对于大型的体育赛事,好的传播策略能够在其信息传播中达到有效传递,而相比与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报纸在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与信息量上都处于劣势。但是作为纸媒,他有着便于收藏的特点,对于这一国人百年盛世而言,提供具有收藏价值的信息,无疑成为报纸制胜的武器。因此服务于受众,为读者提供前瞻和盘点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2008北京奥运的报道模式中,《春城晚报》加大了前期铺垫性的报道。早在2007年就开始为这场新闻大战进行谋划。在日常体育报道中十分注重北京奥运会的进程性新闻,从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起,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策划专题:《舞动北京——奥运倒计时1周年特刊》、《福娃闹春——奥运倒计时200天专题报道》、《冲刺100——奥运倒计时100天特刊》、《七彩祥云——奥运圣火云南传递特别报道》。

  而当奥运真正到来之时,《春城晚报》在开赛前4天推出《龙腾奥运》特刊,用四期前瞻性内容为读者提前营造奥运气氛。第一期以“为”为主题字贯穿介绍了中国军团、云南将士、志愿者、普洱茶、过桥米线等为奥运贡献力量的社会方方面面;第二期则从“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入手为读者介绍了奥运三大理念及相关的实际运行;第三期、第四期则回顾了奥运的历史又展望了奥运的未来,即推出“观战宝典”为受众准确地预告15天奥运赛程中的亮点和看点,为奥运的到来做好准备。其中,“奥运之旅”的游戏棋盘和大话奥运的通栏漫画通过形象且生动的漫画方式来展现奥运,是纸媒编辑元素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也是服务于受众娱乐心理的编辑策略。

第五、注重对赛事的总结

  2008年8月26日收卷的《龙腾奥运》特刊成为全省最晚结束的奥运特刊,因为闭幕式后,一期“精点奥运”为读者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从“中国军团何以领跑金牌榜”到“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盘点得不只是浮光掠影,而是有指向性的深度思考;从“奥运八大梦之队”到“奥运人物十宗最”,以数字化的方式给奥运会中的团体及个人予中肯而客观的评价。盘点不仅仅是细数发生了什么,而应思考到什么致使其发生。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其面对大众,具有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的职责,因此,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思考、找出弊端、客观评述也是媒体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表现。如在特刊盘点中,《竞技体育劣势明显云南还需努力》一文,对云南军团在奥运会上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成为了“沙家军”系列策划最好的结尾。

  同时,媒体对自身的前瞻和盘点也同样是读者阅读需求的一部分。从发刊之初对采编阵容的介绍,让读者对特刊有所期望,到收卷时的记者感言和社会评价,让读者感同身受。有始有终,在分享共同记忆的同时也塑造了媒体的自身形象,从而拉近媒体和受众间的距离。

 二 启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总结和对《春城晚报》的《龙腾奥运》特刊的浅析,可以大致窥见一条适用于地方性纸媒报道奥运及其他大型体育赛事的策略。然而,有个转变必须看到,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在家门口报道奥运的契机短期内很难再有,而如世界杯、欧洲杯、四大网球公开赛等大型专项赛事也多半在国外举行,因此在今后的的报道中,应有意识将我国媒体的身份转变为“国外媒体”来看待,并在相应的条件下再对坚持这些策略的程度加以调整,以求最佳的报道效果。

  首先,报道内容方面。尽可能以策划的形式报道赛事及周边新闻,除凸显中国形象之外,尽量挖掘更本土化的元素,同时利用议程设置,筹划好报道周期,体现报纸的整体观。专项体育赛事则要注重报道的专业性。

  因此,在今后的奥运报道中,使受众产生贴近性的报道则将恢复往届奥运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元素”的挖掘。然而,北京奥运会,我国各地方性媒体充分发挥了本土媒体的作用,对当地元素的关注空前高涨,这为我国媒体今后的奥运报道甚至其他赛事报道强化本土元素起到了铺垫作用,既扩展了报道思路也建立了信息源。因此,以凸显中国形象为主,尽可能彰显本土特色将是拉近受众,体现报道差异性的方法之一。

  北京奥运会中,地方性媒体因报道人数受限等原因纷纷展开了对奥运周边新闻的采集,但相较国外媒体而言,由于对中国文化特性的熟悉,国内媒体仍然具有报道优势,因而报道角度相对微观。但在今后的报道中,异地采访的中国媒体可以借鉴北京奥运会中许多国外媒体的报道视野,在加强奥运赛事之外的报道中扩宽思路,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展现举办地的文化。如CNN北京分社首席记者吉米说,“赛场之外的北京,体育之外的中国,才是我们的报道重点”,“我们的难题在于如何出新。不可能细致而微的具象报道,比如奥运场馆造价,我们可能会置身于中国政府的行政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政治背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廉价的经济背景。而某些时候,必须为每一个细节寻找到归属的大背景。”CNN紧锣密鼓进行的资料准备,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从横扫英语别字、老百姓养狗、讲文明树新风到达尔富尔、台海风波,无所不包,而这些都成为了“奥运报道”。

  同时,加强前期报道和后期盘点,从而体现报道的连贯性和媒体的整体观,这在奥运报道包括任何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中都十分重要。云南大学2004级新闻系学生武京在论文《云南本土纸媒的08奥运报道策略——以<春城晚报>为例》中对在《春城晚报》2006年世界杯报道进行分析后得出:虽然在赛事期间进行了不错的报道,但是在前期,几乎没有进行太多的铺垫性的报道。对于大型赛事的报道,这样的报道策略是失败的。因为受众对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认知。媒介需发布有关的信息使受众信息保持关注(同时也是对媒介的关注)。如果没有,受众便会进行媒介选择,进而这家媒介便会丧失受众群。如果各家媒介都没有,那么受众的信息需求便不被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后期的突报道不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反而会“事倍功半”。而《龙腾奥运》特刊在该方面的改善则成为了其在北京奥运报道中的一个亮点,值得发扬和借鉴。

  其次,报道资源方面。结束了东道主的身份,在今后的奥运报道以及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我国媒体,尤其是地方性媒体很难再派遣出与北京奥运会同等量级的采访阵容,因此,媒体之间就更加需要加强合作。无论是平面媒体之间(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由全国20家晚报记者组成的“中国晚报奥运采访团”)还是平面媒体与其他媒体形式(如包括全国13个省市、地区的13家都市报和搜狐网约30余名记者的“雅典奥运报道联合体”),共享报道资源、互通报道渠道将是完善和有利于奥运报道及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水平的重要形式。而从北京奥运会这种联合方式的加剧来看,在今后的同类报道中,将会形成更多媒体单位、更多媒介形式之间的联合报道,尤其是手机报将会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投诉举报电话:0871-64141426 投诉邮箱:ynjx2013@163.com 

版权所有: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云南记协) 云南省新闻学会
电话:0871-4168212  传真:0871-4141426  滇ICP备:05004575号 公安备案:53010203602020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Free Version